段姓的来源和历史
1、源自共叔段段姓最主要的得姓始祖就是共叔段,在周宣王在位时期,将弟弟姬友受封于郑邑,而郑王室就是共叔段的祖先,共叔段的父亲就是郑武公,当时郑武公和武姜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“段”,后来人们都习惯于称他为“叔段”,后来共叔段逝世,他的子孙遇难而四散逃开,等到郑历公继位的时候,公叔段的后人才重新被接回,后来子孙也就以祖先名为姓,称为“公孙段氏”,逐渐简化为段姓,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河南段姓。
2、源自少数民族改姓
段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,族人中有不少改姓而来的,其中包含了白族、鲜卑族、锡伯族、土家族、蒙古族以及苗族等,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古族中的陶日根席日氏、陶尔干锡热氏等都在清朝时期改为了汉姓段姓或者黄姓。其次就是唐宋时期,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就有不少为段姓,尤其是大理王朝结束后,就出现了很多段姓名人,比如段思平等。
段氏祖籍在哪里
段氏祖籍在河西四郡之武威郡(甘肃武威)。唐宋时期,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,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,建立了大理王朝,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(937-1253年)。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《段氏宗谱》上说:“段氏之先,武威郡人也。有名俭魏者,佐蒙氏阁逻凤(南诏国王)有功,六传至思平而有国。改号大理,时后晋天福二年也”。